上山打老虎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七百五十二章,封王,锦衣,上山打老虎额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张静一笑了笑道:“臣和他确实在当初有过一些不愉快,不过此人……臣前些日子与他谈话时,发现此人素知百姓疾苦,而且确实为官清正,虽然依旧对臣还有怨言,不过臣倒以为,这样的人若能入阁,实乃天下之幸。”

张静一对于大事上,还是摆得很正的。

天启皇帝便颔首道:“好,就这么定了。”

说罢,天启皇帝又道:“你此去辽东,可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?”

张静一认真地想了想道:“没有什么可交代的了。”

天启皇帝却是道:“群臣都言……李自成、张献忠二人等,终是贼人,素有不臣之心,他们率部在辽东,迟早还可能要反叛,朕对张卿担忧,倘若此二人反,只怕要祸乱辽东,卿家的安危,怕也难保全。”

关于张、李要重新反叛的流言,其实早就有了,而且传这流言的人,可不是寻常的百姓,往往都是在大臣群体之中流传。

说白了,诏安者是不会有好下场的,毕竟当初谋反的时候,可是杀了不少官,还有不少士绅的。

这些人……哪一个没有亲朋故旧,没有子弟在朝?

至少在这朝中,有一大批人,都对张、李二人恨之入骨。

所以这玩意……就是如此,一旦诏安,就算你想安安分分,也不会有人肯容纳你,隔三差五的就有人传出你要谋反,亦或者有人故意挑衅或在官场打压你,你要嘛忍气吞声,一辈子都做缩头乌龟,要嘛便惹的急了,索性重新扯起叛旗。

因此,底层的反叛,诏安是死路一条。反而是敌国的降将,还有一条生路。

张静一一脸认真地道:“其实张、李二人,是否反叛,重要的是辽东是否能够政通人和,绝非只凭几句不臣之心就可成的。群臣之言,不足挂齿。”

天启皇帝看着张静一,不禁哂笑:“哈哈……这些日子,成日有人在朕耳边这样说,朕本无疑心,可说的多了,确实就有几分动摇了。今日听张卿这般说,反而定下心来了。”

只是大笑之后,又突然道:“朕还未问你此番出海平波,身子可好呢?”

此言一出,天启皇帝的笑容收了,残留在脸上的,却颇有几分落寂。

张静一道:“倒也还好。”

只轻描淡写的四字,天启皇帝便也没有追问,藏匿内心的情感,本就是成年男子成熟的标志。

他颔首点头:“甚好。此番你平叛有功,你……又想去辽东,朕……决心已定,坏一坏祖制。”

说罢,他又笑了,打趣地道:“反正这祖制也被朕坏得差不多了,不差这么一件了。你功劳赫赫,有匡扶天下的大功劳,朕欲敕你为辽王,世袭罔替,有明一日,永世不绝。”

张静一现在的爵位乃是辽东郡王。

郡王的爵位,往往是亲王的次子承袭的。

比如宁王,除了让嫡子为世子之外,其他的儿子,或为宜春郡王,或为上高郡王等等。

现在将张静一敕为辽王,就等于是直接晋升为人臣的最巅峰了。

张静一对此并不觉得意外。

不过他也对此乐见其成,毕竟,以亲王之尊去辽东,对于张家而言,底气就更足了。

张静一也不矫情,很坦然很直接地道:“臣谢陛下恩典。”

天启皇帝满意地笑道:“其他的,朕不管啦,你去辽东,多修书来,朕若是在这京城呆的烦躁了。自会率文武北狩,去旅顺看看。”

张静一对天启皇帝的这些话已经见怪不怪。

于是张静一又再拜谢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仙侠之打工皇帝

九凌燕

综武:同福客栈说书人

花小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