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爷党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百五十四章,红楼之拖油瓶,八爷党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君臣两个在勤政殿内对奏一番,说的便是如何在京中设立火器营一事,柳湘莲且将自己在西海沿子的诸项动作都跟圣人一一交代明白,因着事杂话多,这一聊便聊到了掌灯时分。圣人不但留了午膳晚膳,临出宫前还带着柳湘莲给老圣人请了安。

老圣人还记得柳湘莲进宫的那一只“万邦来朝”的金自鸣钟,对这个年及弱冠,就能将筛子一般的西海沿子治理的铁桶一般,不但银子赚的淌水儿一般,还整治的军中兵强马壮。因此倒对柳湘莲颇存了几分印象。

这回见了真人,少不得也称赞几句。柳湘莲恭谨拜谢,方才退出宫中。

次日一早,柳湘莲、尤三姐儿便带着瑾哥儿按照礼数先回了尤家。尤老太太年事已高,早不能外出。倒是头一回见到瑾哥儿,稀罕的了不得。昔年还是豆丁模样儿的宝哥儿也长成了翩翩少年,如今师从徐子川,也在族学上念书。

听说明年就要下场了。众人都怕耽误了宝哥儿文数,以至于这回瑾哥儿举办周岁宴,宝哥儿百般的央求父亲母亲,尤子玉和陈氏都不曾带了宝哥儿家去。

如今眼见三姐姐回京,宝哥儿更是黏了上来。一边同尤三姐儿说话,一边稀罕的看着小侄子瑾哥儿。

尤氏并尤二姐儿得知尤三姐儿回京,一个带着相公继子儿媳孙子,一个带着相公儿女也早早的登了门。登时见男丁在前堂,女眷在后宅,都热热闹闹地叙起别后旧情。

母女姊妹多年不见,自然有许多的话说。说着说着,不免就提到了各家的长短。

一别经年,长安城内风景如旧,可人却不同。就拿贾府来说罢,自出孝后,王夫人便张罗起宝玉和宝钗的婚事。原本想着宝玉成婚之后能想着建功立业之事,却不曾想宝玉之顽劣一如以往。从不肯认真读书,每日只管在家中同姊妹丫头们胡闹。宝钗也劝不听,只得随他去了。

“说来倒也奇怪,世人都知道宝姑娘同宝玉房里的袭人好,晴雯不喜欢她。那袭人也是百口的称赞宝姑娘显德。却没想到宝姑娘嫁过来以后,第一件事便是打发了袭人那丫头。反倒将莺儿和晴雯开了脸儿,给宝玉坐了房里人。你没瞧见袭人走的时候淌眼抹泪的可怜模样儿,跪在老太太和二太太的院子里哭着说什么宁可一头碰死了也不出去。二太太素性都是喜欢她的,那会子竟然也没说一句话,由着宝姑娘把人撵走了。”

尤三姐儿听了这话,并不意外。只笑着说道:“这便是机关算尽,却没算到人心叵测,反复无常。”

尤氏闻言,不免想起那些年府内的一些流言,嘲讽似的勾了勾嘴角,说道:“都说袭人是宝玉跟前儿一等一的得意人儿,别人倒也罢了。偏生宝玉的心肠也那么狠。好歹是伺候了一场的屋里人,怎么连句话也不说。没的叫人心寒。”

不过宝玉向来都是如此,众人虽说心寒,倒也不觉得意外。

除了宝玉和宝钗,史湘云在尤三姐儿赴西海上任的第二年也嫁人了。嫁的正是卫家的小子卫若兰。如今夫妻二人琴瑟和鸣,小日子倒也过的和和美美的。

尤三姐儿想到原著中卫若兰战死沙场之事便发生在西海沿子,如今西海沿子早已被柳湘莲治理的固若金汤,朝廷各边也有精通战事的将领镇守,况且自新皇登基后,兴利除弊,肃清吏治,厉兵秣马,连卫若兰之父都不曾战事,想来也不会出现卫若兰战死致使史湘云流落风尘之事发生。

四姑娘惜春也在出孝之后被尤氏许配发嫁了。嫁的便是冯唐将军的长子冯紫英。这些个心腹老臣原本就是一条心支持圣上的。原著中没少给皇帝添麻烦,甚至还策划出行刺谋反之事。如今赶着太子登基,与太上皇关系和睦,这些功勋老臣便也越发死心塌地跟随圣人。再加上有些人家儿子孙成器,并没有发生原著中四王八公十六侯皆倾颓败落之事。便有某些子孙不成器的诸如宁荣二府这一类,倒也可以安享尊荣。

在这一点上圣人倒是颇为仁德中正,并不如原著那位刻薄寡恩。

不过令尤三姐儿没想到的却是薛蟠与邢岫烟这一对儿欢喜冤家。却说那薛蟠本是个呆霸王,邢岫烟又素来不争不抢,如闲云野鹤。众人当初闻听这一门亲事,皆叹邢岫烟是一朵鲜花查到了牛粪上,又恐薛蟠是粗鲁之人,只怕婚后会给邢岫烟气受。

却没想到那薛蟠看着唬人,竟是个银样镴枪头。婚后不下几个月,便被邢岫烟治的死死的。若说那邢岫烟,也从来都是温声细语,没个高声说话的时候。偏偏薛蟠就怕她,即便是见了邢岫烟皱一皱眉,薛蟠都不敢喘一声大气儿。

“……前年生了个姐儿,把那呆子乐得什么似的。如今又怀上了,是来年四月份的产期。得知你回京了,她原本也想过来的,奈何身子重,她婆婆和那薛呆子都不许她出门,这才罢了……”

“……去年老爷要给二姑娘说亲,说什么看上了大同府的孙家。祖上乃是军官出身,原是咱们家的门生,又有世交。叫什么孙绍祖的……后来朝廷查处贪官,查出这姓孙的不但吃空饷,贪墨了皇上买战马的钱,听说这当中还有大老爷的干系……好在咱们家世交众多,都说的上话,圣人又顾念着咱们家祖上的功勋,只贬职罚银,倒没有如何处置。那姓孙的倒被斩了头……二姑娘的婚事便也没了着落。我瞧着可怜,索性也替她相看了人家儿,是齐国公家的长房庶子,打小儿是在主母身边养大的,为人老实敦厚,家中主母也慈善,因着是一手养大的,待他比亲儿子也不差什么。如今到了适龄之年,便也想替这庶子相看个姑娘。家世当然要门当户对,性情也很重要。最主要的是不能娶个性子太左强的,免得闹得阖家不宁。我听了这消息,倒觉得这条件跟咱们家二姑娘很是相配……”

“……三姑娘比之二姑娘更有不如。因着她生的好,为人又精明。去岁宫中大选的时候,便被二老爷二太太送进了宫。跟她大姐姐一样,现如今也在女史的位子上熬煎着。也不知道多早晚才能熬出来……你说二老爷二太太究竟图个什么,家里又不愁吃穿,难道子孙不成器,送个闺女便好了?当今又不是宠爱飞燕合德之流的昏君。便是看中了探春,又能怎么样呢?”

“……林姑娘也嫁了,林姑父做主嫁给了丞相袁阁老家的小孙子。袁家世代书香,乃诗礼大家,袁阁老又是国丈,这一桩婚事自然是门当户对。那袁家的小公子也是容貌俊秀,天资超逸之辈。小小年纪进学读书,十七岁就中了进士。现如今在翰林院奉旨待招,清贵得很。我瞧着也唯有这样的郎君才配得上林姑娘……”

尤三姐儿细细听着尤氏与尤二姐儿的念叨,忍不住一阵恍惚。

没想到一别经年,红楼中的女孩儿们竟然都各自成家,有了不同的生活。

尤三姐儿不免有些唏嘘。不过转念一想,这样的结局总比原著中那凄凄惨惨的样子要好。毕竟日子就该这么平平淡淡地过,细水长流,方是人生。

尤三姐儿这么想着,恍惚间又听到家下来进来通传些什么。待要细听时,只听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笑声,犹如清脆的风铃一般,那笑声又远及近,还夹杂着几声孩童的吵闹声,只见一个打扮的炫彩辉煌,犹如神仙妃子般的妇人一手领着个年约十二三岁的姐儿,一手抱着个两三岁的哥儿,一阵风般的进了门来,开口便笑道:“我来迟了。你们可别怪我罢!”

尤三姐儿定睛一看,竟然是荣国府的琏二奶奶王熙凤。

没等众人反应过来,尤氏便起身笑道:“你这个破落户,不是说今儿有事情需要料理,怎么又来了?”

王熙凤便笑道:“倘或是别人家回京,我少不得要等着礼数过几日登门。既是三妹妹家来,我又怎么能不来?”

说起来,王熙凤倒也想着那年小产时尤氏姊妹登门探望她,劝她的那些话。要不是有众人相劝,还有尤三姐儿替她请了好大夫治病,她也不会大彻大悟,将养好身子后顺利生了个哥儿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仙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械蠕

天选娃娃

超凡乡村爱情

德鲁大叔

我的惹火女员工

笔下狂人

步步逼婚:萌妻归来

微扬

超能高手在都市

落尘

潇洒离婚后,疯批前夫绷不住了

桑葚酒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