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百六十三章 筹(第一更求月票),我的公公叫康熙,雁九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相思相望不相亲,天为谁春?

田格格直直地看着“一双人”三个字,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……

*

七福晋屋里,几个小妯娌还在用饭。

被七福晋带的,连舒舒都多吃了好几口翠花咸菜。

整日里食不厌精、脍不厌细,这种简单的吃法,还真是清爽,用这个配手把羊肉和酱肘子也正好。

就是这名字,很有年代感。

舒舒脑子里想起一个传说的人物,想起一首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歌谣。

眼下所在这地方是科尔沁草原腹地,就是后世的“孝庄故里”。

在几百年后,这地方连带着蒙省东部其他几个盟市,与东三省一起,被称为“东北”。

就是在大众认知上,经常忽略蒙省这一块。

舒舒觉得神奇的是,这片土地的饮食习惯,一脉相传。

后世的蒙餐,吃的也差不多就是手把肉、羊肉馅饼、酸奶和奶茶这些。

舒舒吃得津津有味,平时不怎么爱吃肉的五福晋都多夹了两筷子。

三人吃完,漱了口,换了大麦茶。

七福晋揉着肚子,哀叹道:“我真是不长记性……再也不张罗跟弟妹一起吃饭了,今儿又多吃了一张馅饼……这样下去,见到我们爷时得胖一圈……”

舒舒安慰着:“不用着急,吃好了再减……”

七福晋在她肚子上摸了一把:“真是无底洞似的,食量大如牛,也不见你长肉,白吃了……”

五福晋怕舒舒不自在,道:“她还小呢,正长身体……”

七福晋笑着说道:“五嫂不用想着为她遮掩,我还不晓得她的饭量?小时候去我家,那叫一个乖,粉雕玉琢的小宝贝,嘴巴也甜,会哄人,我额涅恨不得将我们姊妹几个捆了换她一个……我额涅留饭,恳辞,再留,才点头……结果吃了三碗饭,当时才多大?七、八岁的年纪,还没留头,我额涅都怕了,不敢叫吃了……还专门给伯母提了,问用不用请儿医瞧瞧,就怕撑坏了肠胃……”

舒舒听着自己的幼年趣事,也跟着笑了:“打小就这样,去旁人家吃饭,要是不熟的,就规规矩矩的少吃些,省得叫人笑话贪嘴;相熟的人家,最少吃两碗饭,哪怕是酱瓜子,都觉得比自己家的香,我额涅说这是随了我阿玛,‘隔锅香’……我家小六,也是如此……”

五福晋才想起两人娘家不仅同旗,还是前后邻住着:“都是缘分,既是打小的伙伴,嫁人成了妯娌……”

七福晋笑着点头:“可不是么……舒舒年岁不大,打小就是小大人似的……当时添妆时见我不痛快,还晓得背着人悄悄开解我,那道理一套一套的,小嘴巴巴起来,能把人说懵圈……我当时觉得都是孩子话……可等入了宫,晓得宫里情形,觉得说的十分有道理……自己劝自己,看得开了,日子也就随顺,所以我是真心谢她……”

舒舒笑着道:“我就是个理论派,去年劝姐姐时头头是道,今年指婚旨意下来……”说到这里,压低了音量:“也是傻眼了,好些日子才缓过来……”

岂止是傻眼,跟五雷轰顶差不多,尤其是指婚对象还是九阿哥,历史上恶名昭著、下场悲惨,现实生活中又是才结了仇的人选。

妯娌三人,面面相觑,带了几分同命相怜来。

以她们的家世,要是嫁到门当户对的人家,日子都会比眼下轻省,也更有底气。

高嫁不易,高嫁到皇家更是不易中的不易。

娘家成不了助力不说,反而成了牵绊。

不管早先什么性子,如今她们都束手束脚起来,以免踏错行差,牵连到娘家名声,影响到阿玛兄弟的前程。

小榆已经传完话回来,刚才见福晋们还在吃饭没有进来,在门口候着。

眼见着撤了散桌,她就进来,将方才见田氏的情形禀报了一遍。

七福晋笑着说道:“这是一位迎风流泪的才女!不就是笔帖式的女儿吗?倒显得别人都是睁眼瞎似的。我见过两回,说话咬文嚼字,看着柔柔弱弱的,腰板子挺得却直,很是孤傲,像是谁都入不得她眼,也不知傲气什么……”

舒舒没有见过人,不好点评。

只是按照七福晋的说法,她想起三福晋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重生柯南当侦探

猫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