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七百零八章 恩典(第三更求月票),我的公公叫康熙,雁九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朝令夕改,会折损他这个内务府总管的威严。

只是有时候,好心未必就能办好事。

除了马齐,礼部满尚书佛伦跟汉尚书张英也在。

大臣病故,虽无辍朝之例,可阿兰泰毕竟是在任上薨的,且办事敬谨,今日特停办事一日。

康熙看着两位礼部尚书道:“着马武同内大臣一员、侍卫十员,往奠茶酒;赐鞍马四匹,银两千两;至发引时,直郡王胤褪、七贝勒胤祜,乾清宫侍卫十员、并五班侍卫往送”

一条一条,都是恩典。

尤其是马武同内大臣奠茶酒,这是代圣驾亲临。

最后,康熙道:“礼部拟谥号呈上来。”

两人躬身应了。

康熙也没有心思再说其他,摆摆手,叫人跪安了。

生老病死,都是不可阻挡之事。

康熙初年的大臣还罢,都年高体迈,到了终老之时;可像阿兰泰这样康熙十几年才提拔起来的臣子,也开始谢世。

康熙心中叹了口气。

好像时间过得越来越快。

还清楚记得过年的情形,结果这就又到年底。

他想到了宁寿宫的太后,今年已经五十九,又想起了公主别院的大长公主,已经六十八。

大长公主在宫里歇这几日,康熙曾打发太医去请了脉。

脉象并不好。

大长公主老了。

五脏六腑都是毛病。

尤其是气疾,很是严重。

这会使得她时常夜不安枕。

这是宿疾,不好调理,太医下了润肺跟安眠的方子,不过效果微弱。

既是不想处理国政,康熙就吩咐魏珠翻出了巴林部太福晋的折子。

罢了。

早日敲定此事,也让大长公主宽怀。

康熙就提笔,在太福晋的折子上写了几笔。

随即,他让魏珠拿了两张新的圣旨,提笔写了赐婚旨意,只是在底下落款的时候撂下笔。

既是说今日特停办事一例,那还是明天派人传旨。

木。

次日,魏珠拿着圣旨去了大长公主所在的别院。

大长公主与荣宪公主代巴林郡王的同母弟三台吉接了指婚的旨意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仙侠之打工皇帝

九凌燕

综武:同福客栈说书人

花小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