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投桃报李(第一更求月票),我的公公叫康熙,雁九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即便曹曰瑛这南书房行走的身份有些扎眼,可是还能比得过张廷瓒这个正经八百的翰林学士么?

其他皇子阿哥,得了这个消息,也就是一笑了事。

谁都晓得九阿哥不爱看正经书,《礼记》都是逼着重新学的。

眼下张廷瓒署理太常寺,没有时间侍读,另选个人下来也是情理之中。

至于福松的去处,更是鲜少有人关注。

十七岁的司仪长,就是关系户,挂着缺儿罢了。

只有四阿哥这里觉得不对劲。

叫人打听了一下,才晓得是告了长假。

可是都统府那边没有请大夫的意思,这不是病了?

那人呢?

四阿哥觉得应该是九阿哥又弄什么了。

他是急性子,可是也没有专门往阿哥所去。

动静都在旁人眼下,不好往来过密。

九阿哥可没有四阿哥的好性子,这一日要去清溪书屋问回銮日期后,他就直接问道:“汗阿玛,您指了这么个人下来,是不是有些浪费人才?儿子叫人打听了,这位曹大人善书,名头还挺大的,可儿子那边眼下也没有对口的差事啊……”

康熙道:“他是曹寅族侄,你老想着使唤曹寅,怎么不想着‘投桃报李’,提挈他的亲族一二?”

九阿哥皱眉道:“汗阿玛,不能这样算吧,儿子是使唤了曹寅不假,可都是公事公办啊,这是公心,怎么还好像儿子欠人情了似的……”

至于私事请托,应该不多。

因为江南还有季弘在,不管是给福晋找料子,还是找宝石什么的,都是托给了季弘。

康熙轻咳了一声,道:“翰林官跟其他官员不同,少了冰敬炭敬,日子清贫,衣服乘骑,皆不能备,丁忧告假回籍的翰林官,生计艰难,无力至京;在京的翰林官,也是贫无立锥之地者,不乏其人,很是狼狈,朕已下令,命翰林官选各省学道员缺,与六部郎中并差,曹曰瑛是特旨简拔的内廷翰林,不好补翰林官缺,就打发你那里兼个差事。”

九阿哥想了好几个可能,都没想到是这个。

他看着康熙道:“原来汗阿玛是拿儿子的典仪贴补臣子,那一年六十两银子够么?”

要不要给个双俸什么的?

康熙道:“你们府里不是还有四季衣裳,年底也有钱米,这就行了。”

曹曰瑛虽是安徽人氏,可是从父辈开始就在大兴寄籍,后三十三年兄弟都在御前当差,就得了内城的一处官房赐住,多一份俸禄,就够了。

九阿哥却不想白掏这一份银子,眼见着不是来当半个老师的,就少了几分拘谨,有了安排,道:“汗阿玛,您也晓得,我们府上不养闲人的,既是曹曰瑛在书上有所长,那儿子也就人尽其才,让他抄书了,给丰生他们兄弟预备着。”

原来他想起了没有出宫之前,福晋从景阳宫借绝版书,然后带了小松两个抄书。

如此一来,等到他们出宫的时候,就有了好几箱子的绝版书。

只是其中有一半是福晋的笔墨,否则直接拿到外头书铺寄售,也能赚一笔银子。

如今有了这个善书的人才,正好可以将府中的藏书再扩充扩充。

康熙也晓得九阿哥的毛病,见不得人闲着,人既安排下去了,他也就不管怎么使唤了。

等到回阿哥所,九阿哥跟舒舒说了指了曹曰瑛的缘故,舒舒也是无语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仙侠之打工皇帝

九凌燕

综武:同福客栈说书人

花小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