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志向(求双倍月票),我的公公叫康熙,雁九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接下来的席面,不管是张家族里的年轻人,还是姻亲里的年轻人,就再也没有提过土地。

等到宴席结束,富明就悄悄问张六爷道:“不是说今天有不少人上门问田产之事么?怎么没有人提了?”

张六爷口气轻松道:“解决好了,没有人再叽叽歪歪了……”

说罢,他就仔细说了解决的法子。

原来张英答应张家族人,空出两千亩免土税田数额,分给张氏族中使用,直到张英百年,其中张英兄弟侄儿这边分一千亩,其他房头分一千亩。

富明虽是行四,在兄弟之中排行中间,可是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。

大清田税不算重,不过也不算少,正项跟各种杂项加起来,差不多要十五税一。

不过官绅都有一定额度的免税田。

就比如张英,之前是京官一品,就可以免一万亩的田税,致仕以后是六千亩。

张廷玉是进士,可以免三千三百亩地的田税。

张廷瓒是京官三品,也有六、七千亩的免税田。

张家父子三人加起来的免税田,就是一万几千亩。

张英行事谨慎恭俭,外加上之前张廷瓒是四品,张廷玉还在官学生,所以张家之前的免税田额度就没有补满。

外头不晓得张家总共有多少亩地,不晓得这中间有没有缺额。

如今既要转出二十顷,这就出现了缺额,族人可以寄田免税。

富明听了咋舌,张家族人少交税了,那衙门不就少收税了么?

像桐城这样书香气十足的地方,举人进士不断,那周边的土地,不就都成了免税田?

整个江南呢?

等回到客院,富明就跟两位哥哥提及此事。

福松跟珠亮都沉默了。

都统府的地,也都是免税的。

早年不觉得有什么,现在都大了,晓得正税少了,可朝廷那边并没有听说缺银子,那就是用了杂项补齐了这部分缺额。

如此一来,平民百姓的税就要翻倍。

富者越富,贫者越贫。

珠亮道:“天道有轮回,家族兴起来,也会衰败下去,到时候这土地就是换了一茬新主人。”

福松摇头道:“那也是官绅转到官绅手中,依旧是免税田。”

富明也陷入沉思,好一会儿道:“我想要外放……”

来了一趟江南,这一路上所见所闻,都跟京城截然不同。

在京城凭借着家族跟姐姐的关系,补个好的旗缺,日子过的悠哉,可是却一眼能望到头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武侠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仙侠之打工皇帝

九凌燕

综武:同福客栈说书人

花小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