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山打老虎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:普天同庆,明朝败家子,上山打老虎额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弘治皇帝看向方继藩:“继藩,你看怎么处置?”

方继藩道:“陛下,儿臣性格耿直,不喜欢弯弯绕绕,而今,一切都已真相大白,不如,一并将他们拉下去砍了,免得看了烦心。”

方继藩……这……狗东西!

就知道这狗东西,他没有好话。

陈丰等人,顿时眼泪磅礴,若是此时,被砍了脑袋,这死的也一点都不值啊。

就算死了,也是遗臭万年。

所谓身与名俱灭,便是如此。

众人纷纷道:“陛下饶命,饶命啊。”

弘治皇帝冷哼一声:“饶命,当初非议太子时,可曾想到今日吗?”

陈丰等人战战兢兢,此时,竟是接不上话了。

“陛下,臣有一言。”陈丰突然大声嚷嚷:“臣以为,新政到了现在,已是势在必行,刻不容缓了。”

“噢?”弘治皇帝笑吟吟的看着陈丰。

陈丰顿了顿,继续道:“臣忝为都察院右都御史,眼看新政有此绩效,心中喜不自禁,臣以为,新政不但要推行,还要广而告之,毕竟,我大明江山万里,而新政暂时,只局限于京畿,再向外扩展,也不过是江南一带受了些许的影响,可我大明关内现有两京十四省,更别提各个都司了,不知有多少地方,被群山所缭绕,受制于山川河流,陛下啊,长此以往,臣窃以为……这于宣教新政,大为不妥。”

“卿家的意思是……”弘治皇帝沉眉:“应当先让新政深入人心?”

“陛下真是圣明哪。”见陛下上了钩,陈丰打起了精神,他不能死,他还要留着有用之身,人死如灯灭,最重要的是,自己还欠着债呢,自己没了,儿孙们怎么还:“平时朝廷一直都在说教化、教化,其实……教化不是没有用,只是那毛纪口称的教化,用错了地方,臣窃以为,这教化已是势在必行,只是这教化,却是新政的教化,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,则事不成。如何深入各省、各府、各县,宣教新政的好处,鼓励读书人们,学习新的知识,已是刻不容缓了。尤其是那偏乡之地,更是要紧。”

弘治皇帝听罢,若有所思。

右都御史陈丰,还是很有水平的。

其他大臣们陛下面上的杀气缓和,纷纷点头:“陈公所言甚是,臣等附议。”

弘治皇帝皱眉,看向陈丰:“那么陈卿家,如何教化?”

“先立章程,召科学院以及翰林院的大儒们,共同制定一个宣教的母本,此后,召百官学习,再下发各处州县,尤其是各省提学、各府学正官以及各县的教谕,先要让他们明白新政的好处,才可渐渐改变地方上的风气。可人的心态就是如此,想要让人改变观念,谈何容易,朝廷还需任命巡学官,挂职入各省、各府、各县,巡查各地学官的宣教,以防下头的学官敷衍了事,欺上瞒下。

所有的巡学官,非要在京师接触过新政,对新政极力支持的人不可。不只如此,各地的教化,还需切实的影响当地父母官的政绩。还有那求索期刊,要勒令各府各县定制,搁在公学里,供读书人传阅,若地方上,有对新学感兴趣,又对新政有所了解的读书人,可令学官保送至西山书院读书,学习数年,再放回地方……”

他说的口干舌燥。

方继藩站在一旁,不禁惭愧。

说实话。

自己是两世为人,靠着上一世的先进知识,来碾压这些古人。

可论起怎么办事如何布局全局,还有如何将这些先进的知识,化为理念甚至是纲领,自己怕是连陈丰这样的人渣都不如。

弘治皇帝若有所思,他看向谢迁:“谢卿家以为如何?”

谢迁沉吟道:“此谋国之言,臣深以为然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大秦傻子,开局监国震惊祖龙

丛林霸王

刁蛮小娇妃:误惹腹黑邪王

君逸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