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五百五十六章 公差,重生于康熙末年,雁九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他两世为人,但是毕竟没有在宫里待过,对于几十年前那扇大门里的故事却是无从得知。

虽说曹顒心里对于母亲的身世甚是好奇,不过听了初瑜的讲述,加上晓得那句话是“五姑母的女儿”。加上康熙之前的态度,想来这确实牵扯到宫中秘辛。

若是真如庄先生所说,昔日养育在宫中的这位格格,珠胎暗结,离宫待产,却不晓得这孩子到底是康熙的,还是裕亲王福全的,那这其中也太过不堪。

周旋与天家兄弟中间,将帝王与亲王玩弄于故障,这许是孝庄太后不能相容的理由。

假使不是这样,庄先生这边得的消息有误,李氏是固伦淑慧大长公主之女,那这也是不折不扣的天家“丑闻”。

那位固伦淑慧大长公主是第二次做了寡妇后,才开始往返京城与蒙古的。

要是李氏真是她的女儿,那寡妇生女,更是不堪。

不管真相是哪一种,既是皇家掩盖的“秘辛”,那其中自有无法对人言之处,就算是查下去,闹将出来,最后李氏如何自处?

想到这里,曹顒已经没有了探究的欲望,心里不由地沉了下去。

宫里遍地耳目,今天母亲的进宫与太后的失态难保就引起有些人的关注。

要是有人发现不对,探查下去,那可如何是好?

曹顒不是爱虚荣之人,不管李氏到底是何出身,都是他打心眼里感激与孝敬的生身之母。

他只是担心,真相大白之日,母亲会无辜受到牵连,那岂不是让人郁闷?

这一刻,曹顒倒是有些想念李家了。

虽说李煦太过自以为是,不够省事,越老越糊涂,但是母亲若是李家的血脉,而不像现在这般雾里看花,同皇室纠缠不清,那实是要让人省心许多。

初瑜的心里,后悔不已,自责不该好奇地查下去。

在她心中,经过之前的蛛丝马迹,与今天的畅春园之行,已经是将婆母当成了固伦淑慧大长公主的血脉。

固伦淑慧大长公主是太皇太后所出,皇玛法的嫡亲姑母。

婆婆要是她的血脉,流落民间,皇玛法灵验相待也说得过去。

本朝推崇儒教,皇家在教导格格时,都是以“贞娴贤静”来要求的,打懂事开始,就学着各种规矩。

朝廷每年下令修建的贞洁牌坊,总有十数个……

夫妻两个,都有些沉重。

曹顒见初瑜苦着小脸,爽朗一笑,道:“瞧咱们这是做什么?说起来也算是好事儿,不管如何,看这意思太后念在故人之情,对母亲也颇为关照,想来往后也不会再刁难……”

初瑜晓得他说的是太后赐下的那两匣子首饰,笑着说道:“嗯,早就听说太后老人家喜好随心,遇到真心待见的,可是真好呢。那些东西,看着都不是俗物,太太也唬了一跳……”

兰园上房,李氏还是有些有些不安,看着摆在炕上的两匣子首饰,微微皱眉,道:“老爷,俗话说得好,无功不受禄。瞧着太后今儿的意思,是将我错认成旁人了,爱屋及乌地赐下这些东西,这可怎生是好?”

曹寅也是打量了那两匣子首饰许久了,拿出其中一对镶嵌了宝石的镯子,仔细地看了隐处的年鉴。

正是心中所想,这般精巧,却是内造之物。

只是瞧着年限,像是有年限的,曹寅心里也是纳罕。

按理来说,宫里赐外命妇首饰也不算什么,但是太后这理似乎太重了。

他的心里叹了口气,有些事虽说没有证实,但是这些年的蛛丝马迹影影绰绰的也猜到些。

他将东西搁回匣子里,道:“既是太后所赐,就收着吧。咱们瞧着多,但是对太后她老人家不算什么。”

为了平抚妻子的不安,曹寅故作轻松说道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大秦傻子,开局监国震惊祖龙

丛林霸王

刁蛮小娇妃:误惹腹黑邪王

君逸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