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沧海遗珠(下),重生于康熙末年,雁九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少一时,张义从曹府回来,带来一辆蓝呢子马车。

曹颙吩咐张义带窕娘上车,自己回到饭厅这边,与大家打了声招呼,才骑马回府。

马车上,窕娘的心“砰砰”直跳,抿着嘴不言不语。

除了她之外,马车上还有两个五十来岁的嬷嬷,穿着打扮,都是不俗。

窕娘想问问这两位是谁,又怕冒然开口,被误认了轻浮。她自怜身世,将自己当成那落难的小姐,生怕被人瞧不起,行事自带了十分的小心。

那两位嬷嬷虽低眉顺眼,却也忍不住用眼角打量眼前这个妙龄女子,猜测她的身份。

模样是好,可眼珠子乱转,透着不规矩,行事又带了些小家子气。

她们是被初瑜打发来的,只让她们过来接个姑娘,送到庆丰胡同的宅子安置。

庆丰胡同的那个宅子,是初瑜的嫁妆,一直闲着,留着两房家人看屋子。

换做旁人家,男主人在外头认识的姑娘,女主人使人接人,里面故事就多了。

可曹颙并不在女色上面上心,这两个嬷嬷心中不恭敬的想法只闪了一闪,就又转了旁的念头……

*

回了府,进了内宅,路过兰院的时候,曹颙的脚步顿住。

已经是亥正前后(晚上十点),兰院上房的灯还没有灭。

曹颙晓得,李氏多半是为了高太君的病。他叹了口气,进了院子,入了上房。

“老爷……”屋子里,有两个丫鬟值夜,见了曹颙,连忙起身。

李氏在里屋,听到动静,扬声道:“颙儿回来了……”

曹颙口中应着,挑了帘子进里屋。

李氏正坐在佛像前,手中拿着一串念珠,面上难掩憔悴之色。

“母亲若是不放心外祖母那边,明日便去那边住几日吧?”曹颙开口道。

李氏听了,不由一愣,低声道:“这便宜么?老太君过去,已经够麻烦他们这些小的了,我再过去?”

李鼎还没到家,李语、李诚都是出了服的侄孙,她这个堂姑祖母,老大一把年纪,还回娘家住,有些不合体统。

曹颙点头道:“事急从权,有何不便宜的?李宅那边虽有舅母上了年纪,两个侄媳妇又年轻,母亲过去照应外祖母,说不定她们还要松一口气。”

与其让母亲寝食难安,牵挂高太君,还不如去高太君身边尽孝。

李氏听了,很是心动,又有些犹豫:“要是老太君不许如何?”

“母亲是老太君最亲近的人,老太君哪里有不许的道理。”曹颙道。

李氏的脸上多了几分光彩,使劲点点头,道:“正是这个道理,正是这个道路……”

曹颙又陪着李氏说了两句话,服侍她躺下,才回了梧桐苑。

初瑜正等着。

闻着曹颙浑身酒气,初瑜忙吩咐乐兰去端醒酒汤。

曹颙摆摆手,对初瑜道:“醒酒汤便罢了,晚上尽喝酒,肚子里还空着,这会儿觉得有些饥了。想要吃疙瘩汤,配着镇江香醋送上来,吃两碗也尽可解酒了……”

初瑜依言吩咐了,服侍曹颙更衣梳洗。

待曹颙梳洗完毕,初瑜才打发了丫鬟,开口问道:“那个姑娘,莫非是魏五爷的血脉?”

张义回来传话,只说是老爷故交之女,请初瑜安排两个老成的嬷嬷陪着安置几日。

曹颙的故交,初瑜大多认识,其中以风流著称的只有江宁魏信。

若非风流荒唐,他也不会在未娶正妻前,就纳十来房侍妾,添了五、六个庶子、庶女。

其他的人,即便不如曹颙这般行事方正,也多是惜名省身的性子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穿梭如梦

密码机

十方帝尊

轮回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