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御下,重生于康熙末年,雁九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清凉寺却是不同。

不说旁的,就是曹颙康熙朝孝敬雍亲王府十来年香烛,就没少麻烦清凉寺诸位大师。加上智然又在清凉寺长大,清凉寺与曹家牵扯委实不浅。

李氏慈母心肠,全心为了儿子康泰,原来想要取消的行程,开始迫不及待,想要提前出行。

无奈天气乍暖还寒,谁也不放心她出门,还是拖到了二月初。

过了二月初二,李氏离京,随行除了曹项一家,还有长生、天宝。

原本曹颙夫妇的意思,是不许天宝随行的。

旅途疲乏,李氏又上了年岁,春华还有四房几个孩子要照看。长生年龄在那里,已经可以照顾自己,天宝实在小了些。

可天宝听说堂兄、堂弟、小叔叔都随着祖母出门,独独落下自己一个,搂着李氏的脖子,呜呜大哭,差点哭得背过气去。

李氏心疼孙儿,自是发话要带着。

曹颙夫妇无法,只好随着他去了。

于是,李氏一行,除了三个大人之外,还加上五个孩子。

夫妻二人将李氏一行送至通州码头,看得天宝欢天喜地随着祖母登船,曹颙直恨得牙痒痒。

他少不得对妻子抱怨道:“这混小子,被老太太宠得没边,眼里哪有咱们两个?”

小孩子任性痴缠还可忍受,再大些还如此就使人生厌。天佑、恒生、天慧兄妹三个小时候即便有犯倔的时候,也不会如此与大人撒娇耍赖。

初瑜眉头蹙起,却是满心自责。

六、七岁大的男孩,即便淘气,多是依赖父母,可他们的小儿子,明显对祖母与叔叔的依赖更甚于父母。

与其说孩子不与他们亲近,还不若说是他们夫妇偏心。

天佑是长子,要支撑门户,曹颙不忘带在身边,言传身教;初瑜也看重长子,怜悯他乖巧懂事,能多疼一分就多疼一分。

天慧幼时吃了大苦头,曹颙夫妇更是视若心肝,恨不得代为身受,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,捧到手里怕吓到。

就连恒生,夫妻两个也宠爱有加。

曹颙是因亲手接生,怜其孤苦;初瑜初是因长子去江宁后的移情,而后是产生母子之情。

只有幼子天宝,因想着养在李氏跟前,夫妻两个就放了心,鲜少过问。

后来虽说天宝曾移回梧桐苑,可最后还是迁回兰院。

如今,天宝对父母不依赖,也就不令人意外。

这夫妻两个,一个决定小儿子回来后要严加管教,一个则是下定决心等小儿子回来后就好生弥补之前的不足。

不远处的大船上,天宝随着天豫一道,坐在舱窗前,不晓得父母的纠结,正看着远处的江景,满脸新奇……

码头上鱼龙混杂,实不是久留之地。

看着李氏等乘坐的大船远去,曹颙便扶初瑜上了马车。

他自己,则是带了几个人骑马随行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穿梭如梦

密码机

十方帝尊

轮回石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