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吃小南瓜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们好像是掌握了一种超级恐怖的技术!,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,不吃小南瓜,366中文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王浩轻轻的点头,发现没有反馈到任何正确结果,顿时叹气道,“你说的也很有用,最少排除了一个错误答桉。”

“什么?”

“没什么。”

王浩拍着廖建国的肩膀,认真道,“加油吧,廖教授,接下来一段时间,你可有的忙了。”

他说完补充了一句,“核聚变研究那边也会找上你们。”

“这个我知道。”

廖建国回答了一声,脑子里还在想着刚才王浩的话。

排除一个错误答桉?

难道王院士是觉得我的分析不对?

怎么可能!

王院士也不知道具体情况,等完善了设备并激发出F射线,到时候,再看看谁才是对的!

……

现在的实验结果,代表着f射线以及关联的强湮灭力场技术,都将会迎来重大突破。

33.433%,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。

微米级颗粒性材料制造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他们所制造的颗粒性材料,颗粒的平均尺寸也只在100微米左右。

伴随着相关制造技术的提升,后续肯定能制造出精度更高的颗粒性材料,也就代表能激发更强的直流反重力场。

“不只是激发f射线,到时候,内部形成的湮灭力场薄层,强度都可能超过10倍率。”

“到时候,肯定会有一大堆的成果。”

“也许能发现更多的升阶元素?或者是其他发现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王浩对此非常的期待。

遗憾的是,真正进入到实验还需要等待,因为设备的完善需要时间。

他们进行的只是直流反重力实验,基础材料只是放在了位置上,想要进行下一步实验,就必须制造稳定的设备。

稳定的设备,才能够在内部激发微型核反应堆。

在完善设备之后,他们还需要在外层加装螺旋磁场,整个实验装置做下来就是一个不小的工程。

好在f射线的研究,获得了资源的重点倾斜。

不管是人员、设备、材料都是优先供给的,但想做好设备也需要超过两个月时间。

接下来就是f射线实验组的工作了。

王浩并不需要留在实验基地,他只需要等待设备完善,再过来参与F射线激发实验就可以了。

他回了西海大学。

本来是想休息一段时间,过一下轻松悠闲的生活,可还没有过上两天,就有个核工程研究所的小组找了过来。

小组带队的是王烨。

王烨负责核聚变论证研究的事务,带队找过来是和王浩谈一下‘氘氘反应的点火测试’问题。

核聚变项目论证可不是纸上谈兵。

科技部门审批了十亿经费,大部分都是用来做实验的,他们需要通过真实的实验来强化理论基础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时空垂钓者

陛下圣安

什么?!我的功法活过来了?苏占

落日月亮

我有一个主神空间

道此为止